2022.06.17
日前北部疫情高峰,累積大量確診的醫療人員,並陸續傳出在院內通報與請假方面受阻的案例。工會除了發布圖文懶人包,說明因公染疫認定流程,鼓勵確診醫護進行職災認定,也針對確診隔離居家照護期間的給假方式,調查北市數間醫院的規範。
在現行法規下,醫師依所屬機構與進用方式,其傷病相關保障有所落差。儘管如此,仍有醫院體恤不幸染疫的員工,給予確診同仁優於法規的條件。台大醫院全員比照公職,依人事行政總處規定,確定病例隔離期間給予公假;北榮、北市聯醫一律給予公假。
萬芳、長庚若非因公染疫,得請普通傷病假、特別休假或事假;但我們也得知馬偕要求主治醫師不得請病假。假別不同除了差在薪資給付,考績、全勤與績效也是受影響的項目。現況,若不想損及上述權益,或至少把傷害控制在最小範圍,通過職災認定是最佳解。以沒有勞基法且不具公職身分的主治醫師來說,若因公染疫隔離期間院方不願給予帶薪休假,最差還有職災保險的補償。
2022.07.05
工會團體在協助會員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人面臨醫院刁難阻撓、自假導致薪資收入減損,或不瞭解認定及給付流程,讓職災權益受損。
本會偕同 臺大醫院企業工會 及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 展開『醫事人員因公染疫權益調查』,希望一線人員的踴躍填答,讓工會能更深入瞭解大家在實際過程中所遭遇的狀況,在後續的政策推進以及個案協助上也能更有力量。
2022.07.15
工會偕同臺大醫院企業工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洪申翰、邱顯智召開【醫護染疫高風險,職災認定路遙遙】聯合記者會,公布問卷調查結果,並呼籲主管機關提出具體改善措施,避免染疫醫護持續遭受權益侵害。
工會訴求
1.勞保局與衛福部應積極宣導職災保險及第五類補助資訊,相關給付審核應從寬從速。
2.衛生及勞政機關應做交叉比對,針對職災通報數遠低於確診數的醫療院所,應進行專案列管、重點輔導。
3.針對惡意阻撓醫護人員申請職災認定的醫療院所,主管機關應予嚴厲懲罰。
工會代表、職業醫學科張恆豪醫師代表發言,並於會後接受媒體採訪:
醫護染疫風險高
張恆豪表示,以職業醫學科觀點而言,職業別的罹病比例是判定職業病的重要指標,若其顯著高於一般社會大眾,則將認定為高罹病風險的職業,而依據世界各國研究資料,醫療人員是感染Covid-19的高風險群體,國內有關指引亦有相應規範。
龐大的職災黑數
張恆豪分析,台灣單就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的從業人員便有近15萬人,若以最保守的全台民眾確診率17–18%估算,估計至少有2.6萬名醫護人員曾在今年確診,然而,今年勞保局核付職災的案件數,截至6月底僅有465件,顯見有龐大職災黑數隱藏其中。
調查數據會說話
張恆豪以醫療工會團體彙整的調查數據做說明,近5成的醫護表示同事間的確診率在3成以上,近6成在確診後沒有申請職災給付,更有近9成認為政府的協助不足,此外近6成醫護無法在確診後第一時間享有公假,代表染疫醫護在隔離期間甚至還得犧牲收入。
通報要查驗 資料要勾稽 審核要加速
張恆豪強調,醫療院所應依《職業安全衛生法》如實通報職災,否則龐大的職災黑數,不僅會使眾多醫護權益遭受侵害,也會使未來的職災預防政策難以對症下藥,張恆豪呼籲勞動部及衛福部資料庫應做交叉比對,確實掌握染疫醫護人數、有效排除執行面障礙,並加速給付審核流程,落實醫護勞動權益保障。
2022.07.21
除了鼓勵因公染疫的醫事人員踴躍申請職災給付,工會會員、職業醫學科陳秉暉醫師,以及徐維琪秘書也投書媒體,說明醫事人員染疫,原則與職業相關,並呼籲雇主應給予勞工足夠後援及支持。
2022.09.21
工會受邀參加台北市勞動局的「市長與工會領袖勞動對話」活動,在柯市長與勞動局人員出席的場合,表達了我們相當關注的市政議題。
先前工會曾經召開記者會表示,許多醫療人員明明是因公染疫,但卻不被醫院承認,導致職災補償申請率相當低;工會也歸結原因,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勞工不了解權益規定,第二是有部分醫院刻意阻擋COVID職災認定,擔心會造成自己成本提高。
工會因此提出三大建議,希望給市府與勞動局參考,包含「勾稽資料掌握職災黑數」、「列管懲處違法雇主」及「簡化流程並積極宣導」。
柯文哲市長聽完工會提案後回應「這件事情很簡單,請衛生局找醫院院長來問清楚怎麼回事,該發的錢就發一發」,勞動局長也回應會加強宣導,其他部分則要再與衛生單位研議如何辦理。
我們肯定市府同仁的用心與努力,只是這件事情可能並不像柯市長說的那麼簡單,光是要如何透過整合確診/執登資料找出職災黑數,就需要跨局處的協調,如何突破院方的管理措施,讓員工真正能順利申請職災補償、認定公假更是一大難題。
期盼今日與未來的市府團隊都能了解此議題的複雜度及嚴重性。
_____________
👉全台西中牙在職醫師/線上加入工會
► https://linktr.ee/taipeidoctorsu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