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健保署:健保並無住院天數規定,全由醫師依病情決定

在台灣,部分需要長期住院的病人,礙於住院天數過長會受到健保核刪,住院一段期間以後往往會轉院繼續住院。而健保署竟於本月12日發函給各醫院,表示「健保並未限制保險對象住院日數」,要求向民眾解釋時應注意說法,這樣的聲明令人啼笑皆非。

健保到底有沒有規定住院天數?雖然健保署一再強調,何時出院由醫師依據病情決定,不會因為給付制度造成醫療人球,但以DRG制度為例,每一項病症都有搭配的「平均住院天數」,一旦超過以後相關給付便會縮水。超過平均住院天數的個案,可能成為管理階層的重點檢討對象,甚至轉嫁醫院財務損失到基層醫師身上,造成主治醫師避之唯恐不及,當然會衍生出「健保規定住院日數」這樣的說法。

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復健科、精神科等需長期住院的病人身上。不是不能住院,只是繼續住下去,醫療端需自行吸收成本。

雖然依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第12條「保險對象經診斷認為可出院療養而拒不出院者,有關費用應由保險對象自行負擔。」但這顯然是一條不容易被執行的規範,在醫療糾紛甚至暴力事件頻仍的環境下,醫師要向家屬說出「你已經不需要住院了」其實需要極大的勇氣,健保署講的輕鬆寫意,實際上對於醫師在醫病溝通上的困難,又有什麼貢獻?

住院時間一到便要舟車勞頓轉院,當然不是最好的作法,制度上可以再討論如何調整。但對於民眾的不理解、民意代表的關切、媒體的批評,健保署一如往常退守至安全的法條背後,坐視醫療人員面對臨床現場的不確定性、醫病溝通的艱難及醫院勞資關係不對等,卻不願意向民眾說明財務的困難與各項撙節政策的來由,面對社會性住院,健保署應和醫界一起教育民眾珍惜有限的醫療資源。

製圖:徐維琪

_____________
👉全台西中牙在職醫師/線上加入工會
https://linktr.ee/taipeidoctorsunion

--

--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

Written by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

人民的健康 醫生照顧 醫生的健康 工會來顧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