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規看醫療職場:以懷孕女性夜間工作為例◆
李怡範醫師|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前理事
翁瑋律師|勞動視野協會常務理事、瑋燁法律事務所所長
📍課程內容:
無論適用勞基法與否,醫院評鑑比照勞基法,所有職級的女醫師,妊娠期間皆不可於夜間工作(午後十時至翌晨六時)。實務上,面臨訓練規範與人力調派考量,醫療院所及各科別如何安排懷孕醫師值班,經常造成同仁壓力與職場衝突,甚至妥協的結果,讓單位遊走於法律邊緣。
本場講座將由醫師媽媽分享部分科別女性醫師孕產期間的醫療現場觀察,以及修法/制定規範帶來的衝擊和相關團體倡議過程,並由律師帶領檢視現行相關法令,說明相關勞資爭議判決。
◆醫療院所性別友善與性騷擾防治◆
于政民講師|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性別平等主任委員
葉怡廷醫師|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代表
柯皓禎醫師|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國際事務部主任委員
📍課程內容:
雖然性平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教育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與《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已施行推動許久,但醫療場域中的性別友善措施和性別事件,包含性騷擾等仍有許多改善的空間。
兩位講師將從國內相關案例及研究,介紹在醫療職場與臨床環境中,常見的性別議題與事件,並談及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氣質等用來描述與劃分性別之詞彙,討論醫療工作者在各種臨床情境中,應以什麼樣的態度與做法來與性少數族群互動,並在不冒犯其意願與違反人權狀態下,提供完善的醫療照護服務,共同營造友善良好的醫病環境。
◆從工會法看醫師勞權組織發展◆
陳宥任醫師|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
王皓平醫師|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代表
📍課程內容:
醫師長年以來高薪、自主、專業的特性,使其過往在制度面被與普遍的勞工區隔開來,然而隨著近年來健保制度革新、醫療市場集中發展,受僱醫師比例逐年上升,僱傭性質也越加明確,伴隨而來高工時、高勞動強度及各項權益受侵害的事件也不時傳出。
本場演講將介紹醫療勞動市場的變化趨勢、過往醫師爭取權益保障的歷程,同時歸類現行醫師在職場上較常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並搭配《工會法》沿革及近年來雨後春筍般成立的醫療業工會情勢為基礎,討論如何持續提升醫師勞動環境。
南北場次及課程皆圓滿結束,課程當中除了因應國際婦女節背景,講述醫師的孕產育兒權益,以及性別多元及性騷擾防治的內容之外,為了讓更多平時在南部執業的醫師們瞭解工會運作,也講述各醫療工會的成立背景與現行概況,同時包含工會在勞動三權上所能扮演的重要功能,呼籲大家共同支持。再次感謝學員們現場熱情的討論參與,邀請大家持續關注工會動態!各單位若有演講邀約請聯絡信箱:TaipeiDU2017@gmail.com
_____________
👉全台西中牙在職醫師/線上加入工會
► https://linktr.ee/taipeidoctorsunion